一開始狄雲對水笙其實是沒什麼特別感覺的,要說有,被她誤會的無奈感說不定還比較多一些。在雪谷裡對水笙的照顧,基本上還是基於心地善良所以會去照顧一個死了父親的弱女子,而非因為喜愛水笙。縱然在雪谷相依為命了一年,但狄雲心中還是只有師妹戚芳,所以還沒有空間去發展與水笙的感情。

  但這並不表示他對水笙沒有感情,對狄雲來說,這時候的水笙於他比較算是兄妹之情,但也還是很彆扭-因為曾經誤會過他的關係。即使他後來出面企圖對汪嘯風說明他跟水笙沒怎樣,那也只是「義憤之心頓起」(第295頁),而非愛憐之心。

  後來戚芳因為不忍心而救了她丈夫萬圭,但反被萬圭所殺。這時狄雲的反應是:

  在他內心,更有一條妒忌的毒蛇在隱隱的咬噬:「你…你終究是愛你丈夫,寧可自己死了,也要救他。」(第400頁)

  這一個內心活動很重要,這建立了未來他接受水笙的基礎。因為狄雲雖然善良,但在他受到欺負的時候,他的反應是很簡單的:有恩報恩,有仇報仇(例子俯拾皆是,請自行參看原著)。對於戚芳因為無依無靠不得已而嫁給萬圭,他還可以接受,但戚芳是竟然真的愛萬圭,這就讓狄雲難以接受。因此縱然舊情難忘而願意撫養戚芳的女兒空心菜,也不表示他能夠不「報復」戚芳的變心-至少是不專情。所以狄雲後來帶著空心菜到雪谷去生活時,一來心裡很可能已經有報復戚芳的心態(你可以愛別人,我當然也可以),二來狄雲的感情顯然都是日久生情型的(他與戚芳就是從小一起長大青梅竹馬的),與水笙再在雪谷長久生活下去的話,由兄妹之情發展成愛侶,也就理所當然了。只可惜小說就此結束,他們兩個人這段感情會不會如我所料這般發展成愛情,就不得而知了。

  我記得(希望我沒記錯)倪匡在評論金庸小說的時候(我看金庸小說系列)對於連城訣的部份有提到,這是部寫「壞」的書。此言誠然無誤,但並沒提到這些「壞」的根源。這個根源,如同撒旦所下的標題「萬惡貪為首」,就是個「貪」字。

  小說裡描寫了非常多壞事。師父教徒弟劍法故意教錯,壞。師兄殺死師弟,壞。栽贓冤枉無辜者,壞。賄賂官府讓無辜者一直坐牢,壞。父親殺死女兒,壞。下毒殺死女兒愛人,壞。徒弟圍攻殺死師父,壞。因漁人不肯載人便飛石打死人,壞。這些,我只不過提了一部份縈縈大者而已,真要繼續列,我想讀者看了也不舒服。而這一切,都可以總結在「貪」上。

  貪什麼?如花鐵幹,貪的是江湖上的地位名聲。如萬圭及他的七個師兄弟,貪的是戚芳的美色(當然也可能順便貪連城訣)。如水福,貪的是別人不肯賣他的金色鯉魚。如血刀老祖,貪的是水笙的美色。然而貫穿了本書前後,最讓人貪的,就是「連城訣」。為什麼?因為可以由連城訣找到傳說中梁元帝所藏的那個大寶藏。也就是說,大家貪的就是財。為了貪這個財,書中的人物什麼手段都使得出來。硬的如江湖人士追殺圍攻知道祕密的丁典,軟的如江湖豪客利誘丁典說找到寶藏願意七三分帳。陽的如萬震山率領弟子圍攻師弟言達平,陰的如凌退思暗中下毒抓了丁典企圖逼他說出連城訣。

  俗話說萬惡淫為首,但若依照本書來看,淫根本不算什麼,充其量不過就那樣,又怎比得上為了各種貪而造成的各種壞?所以我認為該是萬惡貪為首才對。說真的,就是因為小說裡充滿的這麼多因為各種貪所引發的各種壞,所以讀起來比金庸的其他作品分外讓人感到不舒服,我想這也是連城訣之所以讓人遺忘的重要原因。說到底,大家看小說圖的是看得高興,希望能夠暫離現實社會擺脫現實壓力,而不是看這種沈悶不悅的寫實文字,輕易就聯想到實際生活的險惡人心啊!

  金庸在後記裡有提到,連城訣本來是為「東南亞周刊 」而寫的,篇名本來叫做「素心劍」。這個書名改得好極了,原名素心劍與內文全無相關,讓人看了摸不著頭腦。但改成連城訣後,不但扣緊了連貫全書的關鍵,更重要的是點出了全書的主旨-貪。怎麼說呢?連城訣,連城,連城,什麼東西價值連城?是表面上大家爭奪目標的連城劍譜(即那本有暗記連城訣的唐詩選輯)和連城訣那一串數字?當然不是,那只是表象。真正價值連城的是解開連城訣後發現的那個大寶藏。但書末解開了這個大寶藏的祕密後,眾人搶奪的情況下,卻是全部中毒發瘋身亡。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本書真正的主旨,就是藉由眾人得到這個連城訣大寶藏的下場來闡述。再怎麼貪財(當然書中還是有貪地位名聲美色的),最後還是一場空。

  但金庸真的狠心到這種地步,把所有人的結局都安排得這麼慘嗎?倒也不是這樣。書中主要人物並非全部都這麼貪的,除了小女孩空心菜還小不算之外,狄雲不貪,水笙也不貪。所以儘管他們經歷了許多慘事,但最後得以保命,並且都回到藏邊的雪谷裡去過著遺世的生活。這暗喻著人要消弭貪慾才能脫離險惡的人世,雖然沒有任何刺激感官的享受可言,但卻有一種雋永的、讓內心感到恬適的平淡安樂(在雪谷裡狄雲、水笙、空心菜三人可以無憂無慮地生活)。

  這種安排顯現了金庸對於佛學的體認。佛家說貪、嗔、癡是為三毒,是人們煩惱的來源。雖說這三毒各自獨立運行,但貪卻很容易就引發嗔與癡。因此金庸特別以「貪」為主旨,寫了連城訣這樣一本小說,來演繹因貪所造成的種種行為與後果。所以我認為將書名改成連城訣真的改得很棒,遠比不知所云的素心劍好太多太多了。

  講到佛學,就一定要提連城訣大寶藏的地點。連城訣解出來後,寶藏的埋藏地點是「江陵城南篇西天寧寺大殿佛像向之虔誠膜拜通靈祝告如來賜福往生極樂」這一大串字,寶藏則是大殿裡的黃金佛像與藏在佛像腹中的珍珠寶石等等。這中間就有個有趣的對比。寶藏是人慾的根源,而佛卻是覺悟解脫了的人,金庸故意將寶藏安排為佛像,這到底是在暗喻什麼?

  我自己的解讀是,金庸有意提醒讀者,真正的寶藏是佛,是佛法。只有覺悟解脫的人才是真的寶藏,也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如來賜福」,才能「往生極樂」(當然就大乘佛教來說,能幫助眾生解脫會是更大的功德)。但若貪慾不減,只著重在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金銀財寶,那麼最後就什麼都得不到,徒然送了自己的命而已,這其中自有勸曉大眾尋求真正的解脫,而不要汲汲於追求人世間猶如過眼雲煙的財富(及名聲地位權勢等等)的佛家要義。

  連城訣雖然只有一大本的篇幅,其實可以提出討論的部份還有很多,但我想我到此停筆就好,其他部份可以留著讓讀者們自行體會,如果有人願意也動筆寫心得感想來交流當然最好。最後我還是要再提醒大家:金庸的長篇固然精彩,但也不要遺忘了他的短篇。短篇有短篇的動人之處,希望大家能夠再好好鑑賞一番,或許你可以發現更多遺珠!

(完)


註:本文以遠流平裝(未改寫)版三版十一刷(2002/7/16)為文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撒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