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內文有部份內容比較專業一點,如果有人文地理學基礎的話比較容易看得懂。如果沒有,請善拜孤狗大神,不然買本人文地理學回家看更好。


  這幾天因為傳出馬英九先生有意將總統府遷移到關渡的消息,引來各界熱烈討論,正反意見都有,而且還有人直接建議遷都以平衡區域發展。我認為這些意見並不是不可取,但都只見樹而不見林,沒搞清楚最根本的問題是什麼,只糾纏在要不要遷府遷都,實在沒什麼意義。

  首都是國家最高的行政中心所在地,其位置的選擇受國家地理背景,以及國家發展策略所影響。例如土耳其雖然海岸線長,但因為是高原國家,不重視海洋生活,因此設都在高原上的安卡拉。又或者像昔日俄國彼得大帝時,為了將俄國建設成能趕上西歐的海權國家,因此建都於濱海的聖彼得堡,以利於吸收歐洲文化。

  當然首都也是可以遷移的,如果真的有必要的話。例如巴基斯坦為了軍事上的理由(就近控制喀什米爾),將首都由喀拉蚩遷至伊斯蘭馬巴德。又例如巴西為了開發巴西高原的豐富林礦產,將首都由里約遷至高原上的巴西利亞。這些都是很明顯的例子。

  可是問題就來了。台灣的首都,到底是考慮過什麼因素,才設置在台北的呢?

  我不知道,也沒看過相關文獻研究。只知道日據時代的總督府設在台北,因此國民政府撤退到台灣來時,就沿用了這個地方來當總統府。但日本為什麼要將總督府設在台北?我還是不知道,只能猜測也許是因為台北是離日本最近的大城市,連絡母國(以及要逃回日本時?)比較方便吧?!

  這就是重點了。這邊我不討論台北適不適合當首都(我並沒打算寫政治地理學論文),但不管是否要遷都,要遷到哪,中央政府、各黨派以及所有人民,是不是真的能提出為什麼該設在哪個地方的理由呢?換句話說,就是有沒有將地理環境以及國家發展策略好好考慮過呢?

  自然地理環境無法改變,能改變的是像交通之類的建設,但國家發展策略就是政府可以完全掌握的了。所以台灣的國家發展策略是什麼?我們是不是該先確定這一項,再來尋找哪個地理環境下的地區或城市適合當首都呢?

  既然講到國家發展策略,很明顯的,那就與國土規劃、行政區劃分息息相關了。第一要先了解各地區的特色,知曉各地區的優劣點,然後再依此去規劃各地區該如何發展比較適當。第二是要依照這樣的規劃去設計各地區所需要的建設。第三就是依照這樣的國土規劃,重新將行政區域做劃分。

  怎麼做國土規劃?例如花東縱谷,由於氣候、土壤等等條件良好,適合農業發展。但因為人力資源不足,缺乏市場及原料,加上天災較多(颱風與地震),因此不適合發展工業(特別是重工業、高科技產業)。同時花東地區因為人為破壞少,保持了較原始的自然景觀,更有豐富的原住民文化及日據時代留下來的文化建築遺跡等等,因此非常適合發展觀光業。

  在這樣的規劃下,我們可以思考該給花東地區哪些適合的建設,不但不破壞這些特色優點,也可以促進規劃產業的永續發展。例如該怎樣改善交通,以最少的經濟、環保代價,得到最高的交通效益。或是我們該如何保存、發揚當地的原住民文化特色,如何保護世界級的自然景觀,讓來訪的國內外觀光客欲罷不能,願意以後再度光臨。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可以思考,由於花蓮、台東兩個地區的國土規劃是一樣的,因此是不是劃分成一個行政區就好。這樣不但可以統一事權,不會因為分成兩個不同行政區,導致發展出現落差,也可以避免因溝通不良或本位主義下的多頭馬車、浪費資源等狀況。

  此外,我們還要看國家重視什麼。重視環保?那麼,是不是可以將國家公園獨立出來,不再與傳統行政區混在一起,造成國家公園裡既要顧及傳統行政區域的發展,又要顧及國家公園的設立宗旨,弄得兩頭都沒做好、裡外不是人這種慘狀。重視人權?那麼,是不是可以另外設立原住民自治區,讓各族可以回到他們自己舊有的生活領域裡,由他們自己管理這些區域,不再受到舊有行政區域統轄,讓那些不尊重原住民傳統的破壞行為可以消失。如果重視經濟,也可以將每個對外港口、機場、重要工業區等等都設置特區,直屬行政院,讓他們可以有非常大的權限去依照實際狀況調整營運方針,不受什麼經濟部交通部之類的規範。

  以上這些都是我的舉例而已,也說不上什麼建議,而是想說明對國土規劃、行政區劃分的部份,我們或許可以怎樣去跳脫現有的固有架構。當我們有了明確的國家發展藍圖,那麼再來思考,中央政府要設在哪,可以最大程度地配合這個規劃藍圖。例如說,我們知道台灣的農業主要在中南部,因此是不是可以將負責的農委會移到中南部,以就近服務農民?例如負責觀光的單位(對不起我不知道這個歸行政院哪個單位管),是不是可以移到花蓮或台東,就近協助發展推廣觀光?

  昔日因為交通、通訊方式的不夠便利,因此中央政府大致上都是位在同一個城市裡。但現在交通、通訊已經很便利了,因此除了某些比較特殊的部門還是需要跟著總統府外,其他部門並不必然都要在一起,特別是像我舉例的農委會之類的部門,更應該設置在真的需要的地方去服務需要的人民才對。

  不過,我並不太贊成將中央政府全部遷出台北市。比方說,總統府留在台北市會比較好。這是因為總統處理國外事務,必然會接待外賓,台北市終究比台灣其他都市來得有首都氣氛些,比較有「面子」點。台北市目前也是台灣地區裡最國際化的城市,這對外賓來說也比較友善,容易有好印象。此外,與國外事務有關的外交部、國防部、國家安全部門、陸委會等等也必須跟著總統府走,以方便總統府即時處理應變。

  有些人認為應該遷都到中南部去,理由是可以促進區域發展平衡。但我始終認為,這是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國家的首都都不是什麼大都市。例如澳大利亞的首都坎培拉,位於第一大城雪梨與第二大城墨爾本中間(當初就是這兩個城市搶首都互不退讓之故,才協定在兩者中間蓋新城市當首都),但本身並不是什麼太大的都市,也並沒有因此促進坎培拉鄰近地區的發展。

  或許你會認為有些國家遷都後的確有帶動周圍的發展,例如巴西就是。但我必須說,一個城市要發展起來,並不是靠著他是首都就可以,如果沒有適合的地理發展條件,只靠著首都這個身分根本就沒用,像我上面講的坎培拉就是個例子。巴西現在的首都本來就是看上了巴西高原上的豐富林礦產才遷到現在這個首都巴西利亞,這是本來就有發展條件的地方,因此只要政府願意開發,能夠發展起來並不奇怪,遷都至此雖然有影響,但並不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只要讀過聚落(都市)地理,就一定知道一個城市要發展起來是有很多因素相互影響著的,但最重要的原因一定不是這個城市是不是首都,而是別的因素,例如地點、位置、交通等等。

  所以如果台灣遷都到中南部去,就一定可以帶動中南部發展,平衡區域差異嗎?我並不以為然。一個城市如果缺乏繼續發展的條件,遷都過去也救不了的。想永續發展,最重要的找出該城市的優點,設計出適合該城市發展的方法,並不是遷都過去一切就都可以解決。況且要講平衡區域發展,中南部與北部的發展落差還遠不及東西部的發展落差來得大,那是不是該遷都到花蓮、台東去?台灣與各離島間的發展落差更大,那是不是該遷都到澎湖、綠島去?

  首都雖然是城市發展的影響條件之一,但絕對不是發展的萬靈丹。與其去爭奪首都這個虛銜,不如從國土規劃的高度去思考可以怎麼發展,然後再去想如何增加自己的競爭力、需要中央政府如何配合,這樣會比較有意義。所謂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我認為要考慮遷府遷都,還不如先將國土規劃與行政區劃分做好之後,再來決定中央政府各個機關該設置在哪個城市或地區才能達到最高效率,對各地區的發展才真的有所助益。

  另外對於報載有學者建議馬英九先生將總統府遷移至關渡一事,我是不贊成啦。就軍事方面來說,離淡水河口太近,戰術縱深太淺,應變方面恐怕很容易出問題。就地質方面來說,關渡平原土質過軟,發生較大地震時為土壤液化的高危險區,並不適合開發建設。就生態方面來說,台北盆地難得有這麼一大片低開發使用的平原,不但風景優美,也是許多生物的棲息地。台灣並不是只有人類生活著,請尊重一下其他生物的生存權,留下關渡平原,讓其他生物也可以享有自己的生存空間吧!



本文圖片取自資源回收月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撒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