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擔心民眾的預期心理與囤油問題越搞越大,政府終於祭出狠招,無預警地宣佈中油國內油品漲價了。於是民眾趕在漲價前排隊加油,導致許多地方都因為出現排隊等加油的車隊而塞車,蔚為奇觀。這應該可以算得上台灣的另一項奇蹟才是。

  汽油漲價其實早就不該是什麼震撼了。除了新政府上任前就一再宣示一定會漲之外,單看國外原油售價早就漲成兩年前的六七倍,而且還不斷上探新高價位這個狀況,民眾早就該知道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哪個國家的政府有辦法死命撐著不漲價,這根本就是早晚的問題而已。

  既然如此,為什麼許多民眾對油電漲價這件事還是罵聲不絕,抗拒不斷?

  說穿了,就是台灣人民早就習慣了低物價生活,特別是對於民生必需品的部份更是如此。所謂「曾經滄海難為水」,要已經習慣低物價這麼久的人民一下子接受這些基礎物價「回歸基本面」,面臨強烈反彈是可想而知的。畢竟誰都不想多花錢,能夠貪多少小便宜當然就貪,除非家裡有錢到可以不在乎這點小便宜,不然苛責這個不但沒意義,而且也顯得偽善。這是人性的必然之惡,誰都一樣啊!

  不過這雖然是人性的必然之惡,並不表示就可以讓貪小便宜這種心態無限上綱,相反的正因為現在台灣的物價開始慢慢追上世界其他已開發國家的水準,民眾的心態與習慣更應該因此改變過來。

  台灣物價長期偏低的結果,不但民眾習慣了低物價,更因此養成了浪費的習慣,例如食物。台灣的食物價格相較於已開發或相近水準的國家來說是偏低的,所以民眾對於食物基本上不太有吃多少煮多少、買多少的觀念。我常看到很多人在外吃東西,常常點了許多後卻吃不完而丟掉,或是買了許多食物回家「儲藏」以免想吃的時候沒得吃,但卻買太多吃不完以致於放到過期而丟掉。更有甚者是,因為看到打折、拍賣而覺得不買可惜,也不管是不是用得到吃得完就買回家,最後的下場就是放太久,最後只好通通丟掉,為了貪點小便宜但最後卻全都浪費掉了。

  另一個例子就是油、電、水等等能源的浪費。比方說,明明沒多熱卻一定要開冷氣而不肯吹電風扇。明明走路五分鐘就可以到巷口的7-11,卻一定要騎車。明明洗個手沖一下水就乾淨了,卻要翻來覆去地反覆洗著,像是要將皮洗掉一層才算乾淨。這倒底是什麼心態?因為台灣能源相對比其他國家便宜,所以浪費了也沒關係,反正花不了多少錢,是嗎?

  這點其實我很不能接受。因為台灣物價相對便宜之故,民眾已經被寵壞了,不但還養成了浪費的習慣,而且還誤以為物價本來就該一直很低才對。但問題是,全世界的原物料都在漲,台灣憑什麼說不漲?

  不用跟我說什麼政府本來就該照顧民眾的生活,本來就該抑制物價上漲。當然政府該照顧民眾生活,但那該是維持一個正常的交易環境,並且照顧補貼特定的低收入、弱勢人民或行業,而不是用任何理由與方法去干預限制市場價格的波動。就像颱風過後菜價上漲一樣,政府可以做的是調查有沒有菜蟲哄抬價格、維持交易狀況的正常與合法(不是價格穩定喔),並釋出庫存蔬菜以提高供給量來促使價格波動降低,而不是限制所有菜販賣菜的價格通通只能賣一把五元。

  像油電這樣的能源物品,雖然基本上是由政府決定價格,但這些既然都是商品,那就必須依循交易的原則,讓供需來決定價格。既然中油、台電等等都是公司企業,那麼就算他們必須配合國家的能源政策,卻也不能因此就不管企業經營的最基本原則,那就是至少不能虧本。

  我不曉得大家知不知道,像中油、台電這樣的國營企業,每年編列預算的時候,都會編列法定盈餘多少錢要上繳國庫,也就是說,這些國營企業每年其實是要負擔一部份政府預算的。但現在呢?別說上繳盈餘了,連不虧錢這點都做不到,反而需要政府拿民眾的稅金去填這個大黑洞,我實在不懂還有什麼理由堅持不該漲價。民眾堅持油電不漲價所貪到的一點小便宜,難道抵得過每年繳稅後被拿去填這個大黑洞的實質損失嗎?

  插段不算題外的話。我這個不開車不騎車根本不買汽油的人,只要想到要用我的稅金去補貼這些買得起車的人買汽油的差價,我就覺得很不爽。我的稅金可不是繳來補貼汽油不漲價造成的虧損啊!有錢買車代步本來就要把油錢算進每月的花費裡,花得起大錢買車卻要計較每個月多花個幾百塊油錢,這倒是什麼心態與邏輯,我實在搞不懂。開車的油錢用我的稅金來補貼,那我繳稅的錢是不是也可以找所有開車的人來補貼?

  當然,既然前面以企業觀點來看,那麼我們就該先檢討企業本身的經營績效如何。例如中油對員工的福利真可說是好到令許多知名跨國企業的員工都要羨慕萬分,但在中油虧損成這樣的同時,這些福利看在民眾眼裡會是什麼滋味?至少對我來說,我會覺得拿我的稅金去補貼中油的虧損就已經萬分不情願了,竟還被拿當來員工福利的經費,會不會太過分了點?又例如健保局的年終獎金每年都是爭議焦點,一直大喊虧損連連快撐不下去,員工的年終獎金卻還可以有好幾個月,比許多知名企業還要多,這能讓民眾每月繳健保費繳得心甘情願嗎?

  因此,中油台電要漲價當然不是不行,但除了漲價之外,自身的企業經營是不是也該檢討一下,不該花的成本就不要花,該減少的費用就減少。企業經營本來就是該以努力降低成本為優先,而不是只管漲價卻不先試著減低成本,這樣子談漲價當然會讓民眾不爽啊!

  我認為以現在的原物料漲價的狀況來說,國內物價本來就沒有什麼對抗的本錢,漲價是必然的。雖然對民眾來說,當然希望不漲比較好,但若以長期來看,國內物價終究會與已開發國家看齊,因此民眾真的要趕快改變觀念,不該再以為以前的低物價時代未來還會存在,更應該趕快養成節省的好習慣才是。當然政府除了建構一個合法合理且儘量不限制的交易環境外,對於該補助該照顧的弱勢民眾或行業也該早點擬好確切可行的政策計畫並且趕快實施,對這些民眾行業的衝擊才能減低到最小。

  至於一般民眾就不要再抗拒漲價這件事了。低物價時代已經過去了,與其抗拒漲價,還不如趕快轉念接受這個狀況並找出適合自己的節省之道,對減少自己生活的開銷才有幫助!



本文圖片取自自由電子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撒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