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裡寫的這篇文章發表於2008年6月8日發行的亞洲週刊裡,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的沈旭輝。關於這位作者,該文有簡短扼要的介紹,這邊我就不重複了。

  這一篇也是被我嚴重拖稿的文章。當初看到時就說要寫,結果寫到現在才動筆、完稿,可見沒有動力寫文章時的我有多會拖。

  這篇文章其實不長,但限於版權我不方便轉載,這邊只簡單講一下該文的重點。

  沈先生以昔日聯合國剛成立時,蘇聯所提出的「兩級國家制」(註一)為藍本,認為中國可以此為方向去尋求「泛中國概念」的其他國家支持,未來在聯合國提名台灣、西藏擁有獨立的席次,然後在「泛中國概念成員」之上再設一個「中國」的席次(非現行的中國)做為最上級的政府主權組織。他甚至主張可以將新加坡、蒙古等與中國有密切關係的國家也吸收進來成為「概念中國」的成員。若照他的想法,則常任理事國由最上層的「中國」擔任,其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西藏、新加坡、蒙古等五個會員國,也就是共有六個席位。

  當然,以目前的國際法來說,這個想法是無法實行的,作者自己在文末也很清楚這個事實。但這個想法的確是提供了一個也許可以解決台灣(甚至西藏)的聯合國席次問題-當然,也就是台灣、西藏的國際地位(就是獨立啦)問題,至少是個方向,讓中國可以換個角度想想該如何解決這個燙手山芋。

  國際法我是不懂,所以我不從國際法來看,我只單純從主權從屬的問題來討論,這樣的想法到底行不行得通,特別是從台灣這方面來看。

  這篇文章很明顯的是寫給中國看的,因此所看的角度並未考慮到台灣政府、人民的立場與感受。就他的想法來說,這五個國家是平等的,因為在聯合國各有一個席次。但別忘了,常任理事國那個多出來的第六席,無論如何總是得從這五個國家中挑一個出來代行職責,這就造成了挑出來的這個國家地位遠在其他四國之上。也就是說,這個國家才是「概念中國」組織裡真正的中央政府,其他四個國家將變成「高度自治」的地方政府,因為在主權行使上最重要的外交、國防兩方面,將受到這個「中央政府」在常任理事國席次下的管控。

  而這個第六席代行權力的國家,其他四個國家有哪個爭得過中國?不管在現在的國際影響力,或是以現有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地位來說,中國肯定當仁不讓,也不可能放手給別國的。這樣問題就來了。

  我這邊不提西藏、新加坡、蒙古,畢竟不是該地人民,我並不清楚他們的想法而且也沒立場幫他們說話。但以台灣來說,要求的就是實質的國家權力,這當然包括外交,不然打了這麼久的外交戰,斤斤計較邦交國的數目是計較假的嗎?

  也就是說,台灣政府、人民怎可能拱手讓出自己的外交權讓所謂的「中央政府」來左右。一旦同意了這種加入聯合國的架構,名義上似乎得到了聯合國席次,但卻在實質上丟掉了獨立的外交權(甚至包含國防權),那絕對是贏了面子輸了裡子,而且其他國家是不是會因此真當台灣是個獨立國家,恐怕也很難說。畢竟有個手握常任理事國否決權的「概念中國中央政府」在那邊下指導棋,其他國家何必為了台灣而得罪這個「概念中國」裡的真正主事國?

  當然啦,這是以目前的中國對台灣的態度來說,以後中國說不定會令人驚異地改頭換面脫胎換骨,改變對台灣的態度也很難說。但就目前來看,中國為了自己的利益,是不可能認可台灣獨立的(雖然台灣目前就是實質獨立的狀態)。這邊扯遠一點,講一下台灣是不是獨立國家,及中國該怎麼看待台灣好了。

  就獨立國家的要素來說,台灣當然可以算獨立國家,畢竟構成國家的要素中,並沒有需要多少國家承認,以及得加入聯合國不可這樣的條件。以歷史來看,台灣曾算是獨立國家,也曾經是中國(這邊指的是歷史上的中國)的領土。明末鄭成功佔領台灣自成一國與大清國對峙,與現在中華民國在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峙其實也只是大同小異。但當初的大清國想消滅鄭成功並不在於認為台灣是大清國的,只是單純想消滅敵國最後的勢力而已,否則就不會有打下台灣後原本要放棄台灣這件事。而現在的中國卻是認定台灣這塊土地是他們的,因此拿下台灣不只是要消滅「前朝餘孽」,更是要拿回他們自己認定屬於自己的土地。這中間最大的差異就在於,大清國並沒有認為打敗了大明,就表示繼承了所有大明國的領土(與從屬國),而中國卻是這樣認為的。這個差異,嚴重影響了中國對待台灣的態度。

  我其實對中國敵視台灣這種態度並不覺得不對,畢竟以敵對國家-或者中國人要認為是「內亂叛變集團餘黨」也行-來說,以外交方式來壓縮對方的生存空間,讓對方撐不住而投降,原本就是戰爭的手段之一,不戰而屈人之兵本來就是戰爭的最高境界。不過,這是把對方當成敵國來看,但若中國能夠改變態度,不把台灣當敵國的話,不將台灣島視為「既有領土」呢?

  這就像大清國並沒有因為鄭成功在台灣苟延殘喘,就把台灣島這塊地當成「本來就是我的」一樣。如果中國能夠這樣想,並與台灣政府、人民不斷的交流,從敵國變成好鄰居並不是不可能的。功利一點來看,雙方有同源同種的特質,加上若能夠和睦相處,中國又能跟上台灣民主發展的腳步,讓雙方的政治觀念慢慢一致,未來走向某種程度的統一也不是不可能的。但若一昧地用強壓的方式想要逼迫台灣投降,不管到底會不會成功,給台灣人民的感覺肯定不好。就像結婚總是要雙方願意,要是某一方逼婚讓另一方不滿,這個婚姻就算做得成,未來問題只會更多,不可能是什麼美滿姻緣的。

  所以中國該對台灣持什麼態度?很簡單,就當成一個普通的鄰國就好,不必敵視對方,也不必刻意討好對方。這就像交朋友一樣,剛認識時當然不會對對方有什麼特別的好惡感。要是覺得彼此合得來,慢慢就會親密起來。如果對彼此都有更進一步的好感,自然就會談起戀愛,甚至論及婚嫁。要是一直都沒什麼太特別的感覺,那就維持著普通朋友那般的關係也不錯。重點在於,尊重對方的自主性並理解彼此的差異性,這樣才有繼續相處下去的可能性,未來要談任何發展也才有基礎可言。但要是中國一直維持著目前這種不可理喻的「不管怎樣你就是我的」這樣的蠻橫態度,別說本來就是獨立的台灣(或中華民國、R.O.C.等等稱呼皆可,反正都是指同一個國家領域),就算其他領地也不見得願意繼續待在這樣的國家裡。畢竟身陷一段暴力不美滿的婚姻裡,有機會誰都想逃離,不是嗎?

  扯太遠了,回到原來的議題吧。

  其實原文作者的提議不見得不可行,姑且不管國際法的部份,能跳脫一個中國只能有一個席次這種觀念當然是種進步-至少是不拘泥的。但要真的可以實行,最重要的還是中國的觀念、態度與政治上的進展程度。觀念、態度上面有提到部份,也有很多文章都有提過中國人(及政府)的觀念態度(如民族主義之類的),這邊就不另外再說。最讓台灣民眾不能接受中國的,除了中國以敵國的方式對待台灣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政治上的不對盤,也就是政治上的進展程度相差過大。

  台灣經歷過封建、殖民、獨裁統治,慢慢轉變成民主政治,對於台灣人民來說,民主自由已經是台灣的「神主牌」,是台灣的「國定宗教」了。特別是台灣有很多人經歷過獨裁甚至殖民統治,那些根深蒂固的不良經驗,讓這些人對於中國目前的政治體制格外感到無法接受,更特別具有敵意。

  在這樣的差異下,想要台灣人民自己達成共識去加入所謂的「概念中國」,根本就是緣木求魚。因此不管中國是想單純地和睦相處,還是真的想放長線釣大魚去推動統一、「概念中國」或是其他邦聯之類,並不是給台灣一點好處就可以。什麼開放台灣農產品輸中、開放中國人民來台旅遊,給台灣商業經濟上什麼好處,甚至撤離對台飛彈等等,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中國本身的僵固觀念想法要改變,政治體制要革新。想要追求台灣,自身的條件當然必須是台灣能接受的,最好是跟台灣差不多(特別是在觀念上),想追到台灣可能性才會高。乞丐追到富家女這種事在電影小說裡也許常看到,但相信我,現實生活中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啊!要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人民去受獨裁(至少是不自由不民主)的國家統治,除非被滅國,不然有哪個自由民主的國家人民會心甘情願?正所謂「曾經滄海難為水」啊!

  我並不是想潑這篇文章的作者沈旭輝冷水,相反的,我認為他能跳脫既有架構是很難得的。只是他這篇文章只從中國的角度去思考,完全沒注意到中國、台灣、西藏及新加坡、蒙古等國家的差異,使得這樣的想法變成空談而已,我個人感到很可惜。如果沈先生能夠以跳脫聯合國一國一席次這樣的思考模式去整體思索他提出的「概念中國」在實行時可能遇到的困難與解決方案,那麼我很期待再度看到沈先生的想法與建議。

  一些感想,僅與大家分享。想看原文者請自行參閱該期亞洲週刊。能不能孤狗到我就不清楚了,有興趣者可以孤狗看看(註二)。


註一:因為蘇聯其實是由16個共和國(後來有一個被降級,變成15個)組成的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因此蘇聯希望16個共和國都能有聯合國席次,而蘇聯則在其上,成為常任理事國之一。也就是說,蘇聯認為美、蘇、英、法等等大國可以凌駕一般國家,而一般國家主權可以獨立,也可以同時屬於大國的「重疊主權」,兩種身分都可以加入聯合國,無須非黑即白。(本註使用沈旭輝於該文中的解釋,詳見該文)

註二:這篇文章我已經找到轉載文了,請見中時部落格-黃清龍-中國提名台灣西藏成聯合國會員國?


本文圖片取自国际广告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撒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