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某個人講話的時候喜歡中英文交雜,一句好好的話弄得中不中英不英,別說英文單字倒底聽不聽得懂,單是中英交雜的古怪文法就讓人如鴨子聽雷般,不知道對方倒底在說啥。

  我知道有許多人會這樣中英交雜地講話,很多時候算是種炫耀,炫耀自己「會講英語」,所以好好的一句中文不說,非得將幾個中文字改用英語來說不可(特別是一些看起來比較專業的字),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會講英語,而且還是專業級的。

  遇到這種人,我通常都是讓他自己去「炫耀」,也懶得點醒他。不過要是太過誇張,已經影響到聽懂對方講什麼話的時候,該當壞人時還是得當一下,免得爽到伊甘苦到我。

  其實也不是說不能中英語交雜(或是與其他語言交雜,如台語、日語等),而是要看狀況。我能接受的狀況只有兩種,一種是某個字詞是專業用字,沒有適當的中譯,直接用原文比較適當的時候。當然啦,這點通常都是出現在溝通的雙方都具備相同專業的時候,如果一方不具備這樣的專業能力,就算講原文對方也還是聽不懂,講了也是白講。就像如果一個醫生跟病人解釋他的病情時講了一堆英文的醫學專有名詞,除非病人也具備這方面知識,不然病人怎曉得醫生到底在講啥。

  另一種我能接受的狀況,就是這個字詞你不會講,只好用別種你會講的語言來代替。比方說,我用台語講「我要去巨蛋看比賽」,巨蛋兩個字我不知道台語該怎麼唸,所以只好用國語代替。這個狀況現在很常見,畢竟現在台語能講得十分「輪轉」(流利的意思)的人越來越少了,因此雖然不是種好現象,但還在我能接受的範圍內。

  以上這兩種狀況,都不是用來炫耀自己會講英語、日語或其他語言的,這應該沒有爭議才是。

  我一直覺得很奇怪,會講其他語言當然表示在語言學習方面有過人的長處,但這有什麼好炫耀的?特別是在平常講話時硬要加上英語(或其他語言),這是什麼意思?到底是這些日常用字算專業用字,還是因為不會講中文所以只好用別的語言來代替?

  語言是用來溝通的,是用來讓說者與聽者明白彼此要表達的意思。在這個基本原則下,說的人本來就該用雙方都懂的語言,而且只用一種語言來表達就好,這樣才能夠最完整也最精確地表達意思,除非是我上面講到的兩種例外狀況,否則同時交雜使用兩種甚至更多種語言,對聽者來說絕大部分情況都會產生混淆,這就喪失了語言溝通的意義了。

  所以語言能力強的人,絕不會在一句話裡故意雜著其他語言,會這樣做的,反而表示這個人根本不懂得什麼叫語言、什麼叫溝通,這非但不是炫耀,而是暴露了自己語言、溝通能力的不足。真的語言能力強的人,會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及適合對方程度的字詞去溝通,而不會自顧自地講了一堆有的沒的,卻不管對方倒底聽懂了沒。

  拜託,語言能力不是這樣炫耀的。那些喜歡在話裡交雜著不同語言的人,請不要再這樣講了,這真的不是炫耀,而是丟臉啊!



本文圖片取自昵图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撒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