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花公路坍方情形   我的態度不變。我的態度,之前寫過很多篇了,請參考台灣需要怎樣的建設?(上)台灣需要怎樣的建設?(下)再次反對興建蘇花高-從國土規劃談起

  現存的蘇花公路不是條很安全的路,當然沒錯,但這次的意外(?),並不是單純天災及不夠安全的道路所致。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人們對於豪雨並沒有警覺心,特別是對於山區的豪雨,總以為跟平地造成的災害一樣是淹水,所以沒淹水就沒事。卻不知道山區豪雨的災害不在淹水,而是土壤含水量過多後造成的坍崩與土石流,而非淹水。於是在連日豪雨的情況下走山路,才造成這樣的慘劇。

  山區的豪雨,造成的災害與平地不同,住山區的人一定非常清楚。然而蘇花公路很特別,他算山路,可是海拔非常低,部份河口平地路段,甚至可能只高於海拔10公尺左右(根據我以前經過時的目測)。所以問題就來了,常使用這條道路的人,大概還會了解山路的特性,特別是山壁太陡,就算好天氣時也可能有小落石,所以會格外注意。然而不常使用這條路的人,很可能根本不知道這算山路,甚至是知道但根本不當一回事,總以為沒那麼倒楣啦,哪會這麼剛好就出事,只要小心點就不會有事的。所以即使山區下大豪雨,或者已經連下好幾天的大雨了,土壤的含水量早趨近飽和,隨時都可能坍崩,也照樣上路。

  可是這種事,並不是小心就可以避免的。真正要避免出事,並不是去跟上天賭博會不會坍崩,而是根本就不該上路。

  所以為什麼明明下了好幾天的豪大雨,卻仍然要上路?這樣能說都是天災跟蘇花公路惹的禍?

  我們都知道颱風來了別出門,但就是有人愛去海邊看浪。如果因為這樣被浪捲走,能怪海邊的安全設施不足?怪政府為什麼不封鎖海邊?還是該怪明知危險偏又愛冒險的人?

  我當然知道旅行團的團員也不是故意上路,他們只是被旅行團帶著走,責任不在他們身上,他們也是很無辜可憐的。可是,導遊呢?領隊呢?旅行社呢?這些有決定能力的人,理當清楚蘇花公路是怎樣的道路,不會不知道蘇花公路地區連日豪雨,已經不適合通行了,為什麼還要冒這個險?到底是趕行程重要,還是安全重要?

  這時候怪政府不封路就顯得是在推卸責任。政府沒及時封路,當然有防災上的疏失,可是民眾不能把自身安危投注在政府作為上,特別是這種天災時,大家都知道台灣各級政府的效率如何。民眾自己可以決定,不該上路就別上路,不必等政府來阻止,事後怪東怪西就是不怪自己愛冒險,顯得就是在推卸責任。

  好,接下來簡單講講幾個蘇花高的爭議點,以及這些爭議點裡我的態度。

  第一個,經費。

  台灣政府的財政如何地寅吃卯糧,大家都知道,不必我多說。蘇花高的經費之高,相當驚人,據說可能到達一千億元新台幣(註)。目前台灣正在蓋以及計畫中的捷運有好幾條,單是這樣就已經撐不太住了,再加上這條,撐得住嗎?撐不住的話,民眾願不願意加稅?不願意的話,錢從哪來?別再說借錢來蓋了,再借下去,吃的恐怕不是卯糧,而是亥糧了。而亥糧....你天真到以為政府真的生得出這些錢?

  第二個,效率(使用量及行駛時間)。

  花了大錢蓋蘇花高,結果偌大的高速道路上往來的都是砂石車或遊覽車及一日遊的旅客(除了假日外的遊客可能也不多),平日能開車一路暢通回花蓮家鄉的人極少,假日想回鄉大概在雪山隧道就得先塞上六、七個小時,真的要回到花蓮....你確定十小時內可以解決嗎?所以為什麼不搭火車或飛機呢?至少這兩個運輸系統沒這麼誇張吧?(還是原籍花蓮而離鄉背井出外工作的人都是在宜蘭奮鬥?這樣的話我就收回回鄉這部份)

  第三個,安全。

  安全部份又可分兩種。第一種是,道路本身的安全問題,第二種是,花蓮(或含台東)地區的社會安全問題,如醫療、消防救災等等。

  蘇花公路不是條很安全的道路,這是事實,可是以為蓋了條蘇花高就能夠擁有一條安全無虞的道路,就過於天真。首先,北二高意外的殷鑑在前,台灣道路工程的品質如何,誰都無法打包票保證不會出事。

  其次,隧道工程,特別是長隧道工程,其實是很困難的,特別是在台灣山區。台灣山區地質破碎,這使得不管是施工規劃設計,以及實際施工時的挑戰都非常多且高。單是在事先非常重要的地質探勘,往往就很難做得好,很可能因為地形等種種因素導致鑽測收集的地質資料不足,或是地區過大而使得計算時的推測部份過多,這些都會嚴重影響設計規劃與實際施工。當然,設計或施工上的疏失更可能發生,北捷新莊線機廠樂生療養院因勘測、設計失誤導致開挖區附近山坡面與建築發生嚴重龜裂,就是個明顯的例子。連平地捷運的開挖施工都會這樣,山區就更不用說了。

  然後,我們不能忽視台灣本身的地質條件。台灣是板塊運動的形成物,是從海裡冒出來的島,而且至今還在長高。這些大部分人都知道,但問題在於,台灣各地長高的速度並不同,這點卻只有少數對自然地質有興趣的人才會注意到,甚至連土木工程界也沒啥人在意。這點很重要嗎?是的,很重要。這點,其實就是台灣許多地震的來源,一旦兩邊地層的長高(或左右水平移動)速度不同,就會產生應力,一旦應力大到超過地層的承受能力,就會斷裂,地震就發生了。

  蘇花高的路段,正是這種危險區域,這部份的山,正是造山作用非常強烈的地區,去太魯閣玩過的人,相信對於山壁上極度扭曲的岩層應該都有很強烈的印象。如果造山運動的力量大到可以扭曲岩層,地震可以瞬間造成落差兩公尺的巨大裂縫,一旦附近地區有這樣強大的地震發生,蘇花高的隧道要多強悍的結構才能承受?別忘了,一個九二一地震就讓多少人造建築瞬間崩垮,人不是定勝天的,難道這許多的天災還不足以讓大家清醒,不再自以為人類無所不能嗎?

  而且,這個山區也是台灣雨量最多的地區之一,由於地形的關係,很容易就讓大雨集中下在這裡。再加上地質破碎,河流短落差大,使得河流在大雨時容易夾帶大量大小不一的石塊往下游衝擊,這對蘇花高的橋樑安全也會是很大的考驗。而且隧道口上方一樣有崩塌的危險,若要想辦法固定,噴漿不太可行,因為能承受的應力恐怕不大;以錨樁之類的方式固定,則得視當地地質而定,並不是一定可以用。倘若隧道口無法確定不崩塌,橋樑安全也有疑慮,隧道本身又有地震與地層移動應力的威脅,那麼這又怎能算是條安全的路?

  至於社會安全方面,事實上根本就不該跟蘇花高掛勾。不管是醫療或消防救災,各大生活圈本來就該自給自足,絕大多數的病人由自己的醫院治療,有什麼災難由自己的消防救災單位處理,不該連普通重症的病人都往台北醫院送,或是等中央或其他地區來援助才能救災。

  真正該外送的病人,該是發生比率極度微小的極特殊疾病病患,而且,這種需要外送的病患,大可搭乘醫療專機,根本不必用車載。如果連不特殊的病都要到台北就醫,那就跟小感冒也跑到大醫院看病一樣,根本就是醫療資源的浪費。花大錢蓋條蘇花高來浪費醫療資源?這是什麼邏輯?

  但當然,要改變國人這種莫名其妙的大醫院就醫情結,不是一蹴可幾,除了觀念要改變外,政府當然得努力把花東地區的社會安全資源建構完善,讓花東人不需要再到外地就醫,讓救災系統可以不靠外地援助。

  至於發生嚴重天災比方巨大地震時怎麼辦?如果真的這樣,蘇花高恐怕也柔腸寸斷了,這條路還能發揮什麼功能?所以為什麼要把社會安全系統與蘇花高掛勾?這不是擺明了要搞死自己嗎?

  第四,居民自決。

  這個說法,是非常具煽動力的,因為被跟民主劃上等號,這使得這個說法顯得十分具說服力(或攻擊力,對非花蓮人而言)。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就經費來看,雖然不知道中央政府負擔多少、花蓮縣政府(及宜蘭縣政府)負擔多少,但以這兩個地方政府的財力來說,一千億的經費裡,能不能各自負擔十億,恐怕都很有問題,因此中央政府勢必負擔絕大多數的建設經費。所以,贊成興建的花蓮縣民,是不是以居民自決的名義,用全民的稅金,來圓自己的蘇花高夢呢?如果這樣,為什麼出錢的人不能有意見?如果不能有意見,又為什麼要全民幫花蓮縣民出錢?以這個邏輯來說,如果花蓮、宜蘭縣能負擔建設經費,那麼要搞居民自決來拒絕「外人」的多嘴多舌,也才顯得有立場。如果沒這個能力自己出錢,拿人的手軟,還想硬起來搞居民自決,不覺得太可笑了點嗎?

  就土地來說,台灣的國有土地是屬於全國人民共有的,不是屬於某縣縣民的,縣民怎可搞居民自決去越級決定要怎麼利用國有土地?那麼其他共同擁有國有土地的非該縣縣民,到底算什麼?

  居民自決其實不是不對或不能用,但不能無限上綱。比方說,居民可以自決要不要封溪來保護生態,可以自決要不要再蓋間圖書館。像這類「僅關於自身居住地」的事務,用的泰半或都是自己居住當地政府的經費,涉及的層面不多,不需要有太多的專業調查設計,也與其他地方的居民無甚關係,要自決當然沒問題。但像蘇花高這種國家級的建設,影響層面非常大,根本就不能以居民自決為由來決定興建與否,特別是這種建設牽涉到許多專業領域,並不是一般民眾所熟悉的,不適合以居民自決(及全民公投)的方式來決定。因此要以居民自決來決定蘇花高興建與否,當然不適當。

  大概就這樣。對生態方面的破壞有太多人論述過,我就不提了,對發展方面的意見就請看我之前寫的文章吧。

  但,蘇花公路的確是條不夠安全的道路,這個問題終究要解決,畢竟這條路是花蓮宜蘭間唯一的連絡道路。權其輕重,我寧願忍痛支持蘇花改。就上述四個爭議點來說,居民自決、社會安全可以不管,因為無關;蘇花改的本身安全不會比蘇花高差(雖然也不見得比較好),但會比蘇花公路好很多,因為離現有道路近,探勘會比較容易且詳盡、施工也比較方便;效率上應該也跟蘇花高差不了多少,頂多假日會吃力些,但仍會比蘇花公路好很多;經費上的差距就肯定低很多。

  至於對大地的傷害,蘇花改一定會比蘇花高小很多。我打個比方,把大地比喻成人體,蘇花公路就像在表皮劃過一刀,對人體的傷害不大。蘇花改就像這刀切到皮膚深層了,雖然滿痛的,但除了血流比較多之外,也不算什麼嚴重傷口。蘇花高就像一刀捅進身體裡,刺傷肌肉筋骨,會造成嚴重傷害,萬一不小心刺到內臟(地質敏感區)或主血管(重要水脈)之類的,造成的傷害可就非常嚴重了!

  不過我不贊成蘇花改以四線道來設計。我比較贊成的,是像中橫太魯閣段的那種蓋法,將最危險的部份以雙線隧道在原路線旁貫穿,不危險且條件允許的路段就只要略微拓寬,讓雙向大型車輛也可以暢通無阻,這就夠了。如果為了挖四線道的隧道而將蘇花改的路線往山裡移動,那跟蘇花高有啥兩樣?這就不是我所忍痛支持的蘇花改了!

  蘇花改或許對一些人來說,等級還不夠高,他們要的是高速公路等級的蘇花高。但說真的,一條效率也許略差,可是卻有更多其他優點的蘇花改,就算不滿意,但總比都沒有好。很多時候世事就是種妥協,蘇花改也許對建設派的人來說不夠好,對反對派的人來說終究還是建設與破壞,但兩者各退一步,建設這條雙方都不甚滿意但勉強能接受的蘇花改,或許是種不得不的妥協吧。

  不過千萬別將我的「忍痛支持蘇花改」直接解讀成我支持蘇花改,我的意思是,萬一不得不在蘇花高與蘇花改之間二選一時,我才忍痛選擇蘇花改。當然我也仍然不支持蘇花高,這是無論如何都不該蓋的。我仍然認為,改善鐵路運輸配合海路及航空運輸,會是比較好的方法。



註:近3年建材漲30% 蘇花高若興建經費逾千億元,2007年1月19日的新聞報導,以今日來算,可能更高。

圖片取自中央廣播電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撒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