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的故事,在唐宋之後,便在我國流傳開來。經歷代文人、作家及街頭說故事的、戲曲家的圓潤修飾後,終於在明朝初年時由羅貫中收集各家說法並配合正史寫出了一部被譽為「天下第一才子書」的小說,這就是「三國志通俗演義」,一般稱為「三國演義」(此後簡稱「演義」)。劉備、諸葛亮、曹操、周瑜等人,相信早已為人熟知。本文願從筆者個人的看法,來話一話三國。

        提到三國,自然就要先談一談三國的君主:劉備、曹操、孫權。劉備自幼家貧,以賣草席草鞋為生,然而從小心高志大,劉母更是時時要他記得自己是皇族身份,當建立功蹟以免辱沒家風。時當後漢末年,黃巾賊起,正是亂世時期,劉備遇關羽、張飛後,起兵討賊,便在亂世中有了名聲。之後中原大亂,先是董卓亂政,後來又是李傕、郭汜的大戰,中原一片殘破,曹操則趁勢而起,挾天子(漢獻帝)以令諸侯。這段時間中,劉備則因徐州牧陶謙病歿而取得徐州,卻又讓呂布奪了去,劉備只好去投靠曹操,借曹操之力殺了呂布。此後曹操勢力愈來愈大,先收張繡,後克袁紹,統一了北方。劉備仍是無安身之地,投袁紹,依劉表,且寄其身。至於江東方面,先後經孫堅、孫策的經營,也已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勢力。在孫策死後,江東一地便由其弟孫權領之。孫權知人善任,遠近人才聞名來投,勢力更是大增。曹操在統一北方後,企圖再席捲南方,於是在建安十三年秋出兵南下,先攻荊州的劉表。此時劉表病歿,蔡瑁盡奪大權,立次子劉琮為荊州之主,見曹操兵勢強大,不戰而降。劉備兵敗長阪坡,逃到夏口(今漢口),遣諸葛亮往江東搬救兵,在赤壁一戰孫劉聯軍大破曹軍,劉備得了荊州,三分之勢初見端倪。之後劉備西取益州,奠定了蜀漢立國的基礎,三國時代由此正式開始。

         一般來說,劉備給人的觀感多半是仁人愛物,禮賢下士,盡忠重義,仁慈和善;曹操則是惡人的典型,社會上所認定的惡行,似乎都可在曹操身上找到。然而,真的是這樣嗎?曹操用兵「彷彿孫吳」,同時也極為禮遇人才,在攏絡人心、領導統御方面亦極為突出,毫不諱言「寧讓我負天下人,勿教天下人負我」的想法。以道德的眼光來看,他玩弄權術,心懷篡逆,陰險狡詐,不忠不義。可以說曹操是個有才無德的人,但他勇於說出自己的想法,也算是個「真」人。話又說回來,在亂世初起,戰亂紛紛之時,若想創一番事業,唯有行「王道」及「霸道」兩途,以曹操的個性而言,自然會以「霸道」來謀取天下。若說他心懷篡逆,有不臣之心,那倒是無可厚非,誰叫獻帝無能無德,漢朝早已失去民心,何況群雄並起,覬覦帝位的人又何止曹操?更何況曹操已是實際上的皇帝了,就帝位也不過是使之名副其實罷了。只不過他終究是懾於眾議,只好讓長子曹丕建立魏朝當開國皇帝了。

  曹操如此,那麼蜀漢開國之主行王道的劉備如何呢?「演義」中的劉備一直都是以仁慈忠義的面貌出現,從桃園結義、三讓徐州,到攜民渡江、征吳報仇等,都讓後人極為稱讚。的確,他在治民方面確實仁慈,忠義方面也無可挑剔;但也正是如此,劉備的老謀深算才能顯示出來。他的老謀深算主要是表現在收買人心、韜光養誨上。在未得諸葛亮之前,劉備論武雖有關羽、張飛、趙雲,論文則缺乏真正能謀畫大略的人,同時他雖是皇裔,然而出身低微,除了短暫領有徐州外,一直處於寄人籬下的狀況。他自己也明白自己的缺點,在這種狀況下,最佳的保命方法自然就是「韜光養誨」了。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依曹操之時。為了瞞過曹操,劉備先是在後園種田,希望曹操誤以為劉備並無大志,後來曹操請劉備喝酒論英雄時,劉備聽曹操指劉備為英雄,大驚失色下落箸,忙借怕雷掩飾過去,終於使得曹操相信劉備並無他志。而在長阪坡時將趙雲拼老命救回的阿斗摔在地上,筆者認為更是「絕招」,將趙雲的心緊緊抓住了,於是趙雲更無它心地為蜀漢付出一生,其忠心程度更遠勝於關、張(此點後述)。至於臨死前叮囑孔明一事,雖是真心,也是假意;其假意程度應該在真心之上,此點亦留後述。總而說來,劉備本身確有仁慈忠義之處,然而卻有「太過」之嫌,不免讓人感到不自在,猶如「射鵰英雄傳」的郭靖一般假了。

        三國中享國最久也最晚滅亡的吳國大帝孫權又是如何呢?在演義中東吳的份量一直都遠不如其他兩國,如同配角一般。然而在歷史上東吳絕對不是配角,孫權本人在漢末眾君主中也絕不遜色;「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字)」這是其對手曹操的觀點,「舉賢任能,使各盡其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這是其兄孫策臨死前的遺言。實際上孫權能保住江東進而開拓疆土,也全在於用人得當之故,其用人手法之高,絕不下於曹操、孔明;而其「君臣」關係之和諧,更是曹、劉所不及。單就第六十八回周泰的表功宴中,孫權對屬下的愛惜之情表達無遺,怎能不讓人為他賣命?其他如接魯肅之敬,待張昭之禮等等,皆讓屬下感到被尊敬與溫暖。劉備待人是禮賢下士,但孫權則更進一步去關心部屬,在程度上勝了一籌。然而到了晚年時,孫權如同換了個人似的,變得昏庸無能,尤其在立嫡之事上一錯再錯,終於為其死後東吳的混亂局面奠下了「基礎」,造成了東吳亡國的遠因。

         三國諸將中論勇以呂布居首(為什麼?請見「三英戰呂布」一段),論英名則以關羽及張飛居首。關羽字雲長(早年為長生),張飛字翼德,兩人在涿縣招兵時分別與劉備相遇後,就在張飛家中桃花園裏結義,此即為聞名古今的桃園三結義,可惜這只是羅貫中的生花妙筆,並非史實(演義中許多事件均非史實,卻讓人難以分辨)。自此而後,三人以對抗黃巾起家,漸漸聞名於諸侯。真正讓關羽出名的一仗,是諸侯大會攻董卓時,斬了董卓的名將華雄,自此諸侯均不敢小覷這位紅臉將軍,曹操對關羽更是大起拉攏之意。之後關羽又在白馬之役中斬了袁紹的名將顏良及稍後提兵報仇的文醜,更是名聞華夏。而他一心回劉備身邊而演出的「過五關斬六將」,則令其忠義大名留於青史。而在日後守荊州時攻襄陽所演出的「水淹七軍」更是一生英名最高峰,連曹操都有遷都以避其鋒的打算。可惜如同流星一般一閃而逝,之後就被呂蒙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地拿下荊州。關羽最後兵敗麥城被擒,堅決不降後與其子關平一起被斬,連身首都不能合葬。張飛則成名較晚,其名聲早期雖有但並不如關羽一般,一直到長阪坡之役中,喝退曹家大軍,方名噪一時。而最能代表張飛武藝的一仗,當是與曾殺得曹操割鬚棄袍、奪船避箭的馬超大戰那一場了。二人單挑自午至夜,意猶未盡。若非劉備見馬超英勇,極欲網羅之,力阻張飛出戰,只怕二虎相爭不是必有一傷,而是二虎皆傷了。可惜張飛單是武藝高強,將略卻差了一大截,是以將名還是關羽勝之一籌。

        只是筆者認為三國將領之中,可謂第一者卻非關、張,而是趙雲。論起武藝,趙雲並不在關、張之下,將略亦不下於關羽,但為何不列關羽第一呢?主要便在於為將者的基本修養及應有的政治頭腦上,別說張飛遠遠不及,關羽亦大為遜色。張飛既粗且暴,演義中的描寫甚多,不多敘述。他只可稱為猛將,離良將、大將可就遠得很了。關羽在為將者的修養上尚可,但他有個最大的缺點,那就是剛愎自用。這一大缺點將他其他的優點通通抵消了,在加上他缺乏政治頭腦,終於造成了失荊州的悲劇。大意嗎?一點也不!這是關羽守荊州的必然結果。比較起來,守荊州的最佳人選當是趙雲。論修養,趙雲藝高、膽大自不待言,但其心細、機靈也極突出,有許多次孔明的計策均是趙雲執行,孔明甚至曾說過「非子龍(趙雲字)不可行」這種極高讚譽的話。早期因關、張的關係,趙雲甚少獨當一面,但在劉備入蜀後,趙雲表現機會就多了,基本上除了街亭之役外(責任也不在他身上),他沒打過敗仗,尤其在七十一回中以寡勝眾,更是膽略兼備。而在街亭戰敗後,做為疑兵的趙雲、鄧芝接令退兵,趙雲竟能使之一兵一卒不損,更能顯出其不凡。換做別人,安有此能?事後孔明亦贈金以表趙雲之功,趙雲亦以「三軍無功,不該受賞」回絕了。除了不貪財之外,他將自己部曲放入三軍中來看,其識見又豈是一般將領所及?此外在劉備初得蜀時欲將成都有名田宅分賜諸官,是趙雲以安民心諫之;劉備自立為帝後欲攻東吳報仇時,第一個以「漢賊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願以天下為重。」阻止的,也是趙雲。他對時勢的認知,不是只看眼前,縱然不能如孔明一般料事如神,在諸將中也無他人可及了。他可以為了保全蜀國的國力,不怕引起劉備的不喜而諫,正所謂「忠言逆耳」,更可見其忠心。比起關羽因個人原因丟了荊州,將劉備、孔明的隆中對破壞殆盡,以及張飛不顧一切後果只要報仇而言,關、張忠則忠矣,卻只是忠於「桃園三結義」,流於小忠小義(沒聽說關、張提過什麼建言吧?),趙雲的忠義則更顯出真實偉大了。趙雲是真正具備大將風範的將領,三國將領中無人可及。

        「既生瑜,何生亮」早就是有名的俗諺了,接下來就談談這兩位謀略驚人的名士。演義中的周瑜其實與歷史上的周瑜相差極大,演義中的周瑜如同跳不出如來佛掌心的孫悟空一般,計謀始終不及孔明。事實上周瑜計謀也實在一流,孔明也是極欽佩的。赤壁戰前孫劉聯軍與曹軍的一連串鬥智中,孔明始終未置一喙,任由公瑾(周瑜字)為之,由此可見周瑜計謀真高。而孔明、周瑜不約而同地想出火攻妙策,亦可見其實英雄所見沒什麼不同。那為什麼孔明在明知周瑜在智力可勝任,又想除孔明以免後患的情況下,始終不回劉備身旁?除了表示兩軍聯合的政治意義外,只有孔明早就想到「火仗風威」的解釋較合理充分了。在十一月(農曆)赤壁的環境中,雖以北風居多,但亦有類似「秋老虎」的時候,此時便吹東南風了,此點居漢上十餘年的孔明甚為了解,同時也在接觸中發現周瑜於天候觀測上的缺乏,因此便留到替周瑜解決了東南風的問題後,就趕緊回去了。回去之後,孔明對劉備說:「坐看今夜周郎成大功也。」可見孔明對周瑜的調兵遣將是很滿意的。我們甚至可以說,兩人其實是知己,就是因為相知太深,周瑜才會對無法納為己方,智謀又高深難測的孔明起了殺意,唯恐孔明阻礙了東吳的霸業。與其說周瑜忌才,不如說是太了解對方了。可惜周瑜個性上的兩個缺失,終於造成遺恨巴丘的局面,那就是經不起激以及自視過高,而兩者又「相輔相成」。孔明三氣周瑜,基本上就是抓緊周瑜的特性,讓周瑜自己殺了自己。雖然周瑜本身個性上具有嚴重缺點,但他對敵情的研判精細正確,且能視情勢轉變適時提出因應之策,表現優異仍不容抹滅。

        「星落秋風五丈原」一直都是演義中最大的遺憾,此段的描寫不但寫出了孔明的忠心耿耿,讓讀者不禁也祈求上天讓他的禳星能成功外,更突顯出了蜀漢人才的不足。孔明撒手而去之後,蜀漢原本不多的人才中上得抬面的只有姜維、蔣琬二人,幾年後蔣琬亦歸天了,繼任的費禕明顯不如蔣琬,終至蜀漢內政出現問題,加速了滅亡,真是「成也人才,敗也人才」呀!然而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大致上有兩個:一是劉備太過倚賴孔明,使得第一流人才自始至終只有諸葛亮、龐統;二是劉備託孤後,孔明求完美的個性使得他大權一把抓,讓別的人無法由實際做事中吸收經驗而成長,更無法獨當一面。尤其是第二個原因更是影響重大。劉備死時深知若要讓蜀漢繼續存活,孔明繼位是最好的,但是封建制度的觀念卻讓他說出了「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這種極具暗示性的話。何暗示之有?要知道孔明的忠君報國意識極為強烈,單從他要除漢賊、光復漢家江山的恢宏大志(這也是他會選擇劉備的原因)就可見一斑。在這種情況下,要孔明「代主自立」,無異是要他篡位,孔明如何能接受?是以他當時便汗流遍體,手足無措,泣拜於地,並且說:「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這樣的回答劉備是很滿意的,因為孔明的個性在相處多年後劉備甚為了解了,絕不會讓自己失望的。而孔明便因此掌握了實權,別人也不敢自行做主,凡事俱由孔明裁決,與前面所言正好相互影響,於是在大事小事瑣事皆管的情況下,孔明終於敗在自己的健康之下了。

        陳壽在三國志(正史)中評諸葛亮「將略非所長」,是基於六出祁山,未有明顯功蹟,更有街亭之失、陳倉之阻,所下的論斷。果真如此乎?先天上,蜀國國力是三國中最弱的(合東吳、蜀漢兩國之力多年來也只能對曹魏維持不勝不敗之勢),以至弱攻至強,本就艱難;而孔明的對手又是當世之傑司馬懿,縱然未有功蹟,卻也不能如此論斷。司馬懿曾說:「孔明智在吾先。」「此天下奇才也!」這樣誇讚對手的話,我們又豈能以成敗論英雄?韓信並未百戰百勝,不也是史上名將?筆者認為,孔明的將略的確高明,但仍然未能一舉扭轉大勢,實在是其他各項因素都不利於蜀漢,他也只好徒呼負負了。

        歷史上政績令人千古傳頌的宰相(或相等職位)者,並非只孔明一人,但為何只有孔明能這般讓百姓懷愛不已,甚至死時自動戴孝,蜀人更因而流傳下頭戴白帶的習俗?筆者以為這該是孔明施政以民為先,體恤軍民,因地制宜所致。除了傳統的忠君報國精神外,只要是有利百姓的措施、制度,他幾乎都實行,更如在外駐防軍隊定期換防,實在是很有人道精神的。在古代的政治家中,孔明幾乎已經到達絕頂之境,若比政績,絕對有資格列為第一。陳壽曾稱道孔明治蜀說:「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勵,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陳壽更在正史上給諸葛亮「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管仲)蕭(蕭何)之亞匹也。」這樣高的評價與讚揚。尤其是孔明本身行為更是令人嘆服,不但沒有一般權貴的奢靡,反而甚為清苦,死後亦無餘產,其清廉在今日看來真是不可思議。他的精神更影響了蜀漢的官員,使得蜀漢的政治風氣以清廉著稱,不論在當時或後代看來都是讓人稱讚不已的。

        三國故事中人物事件當然並不只這些,智謀之士的龐統、郭嘉、荀彧、陸遜、呂蒙、司馬懿等,勇猛之將的馬超、張遼、張郃、徐晃、甘寧、太史慈等,許多人都可以好好地談論一下;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赤壁之戰、鳳死落坡東、空城計等,許多事件也都可供討論。只是篇幅有限,若能再有機會,當再縱橫三國一番!


19 Mar 1995 13:46:3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撒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