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質燃料,依據維基百科的解釋,乃是泛指由生物質組成或萃取的固體、液體或氣體燃料。這種燃料並不是新的科學發明,人類祖先早就懂得使用這類燃料了,例如牛糞、木柴等等,只是近代科學發達,除了改善原本生產使用效率低落的問題外,也找到更多製造新種類生質燃料的方法,例如由許多植物中提煉出的乙醇、甲烷等等。
       生質燃料近來備受矚目,主要還是因為具備了可再生性,以及被認為可有效減少燃燒石化燃料造成的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因此各先進國家莫不致力於此,紛紛訂出目標,希望可以漸漸取代石化燃料的用量。

       不過,生質燃料真的這麼好嗎?恐怕未必如此。

       首先被質疑的,就是生質燃料是否真的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生質燃料在製造過程中,常會耗用大量的能源,過程中造成的污染及二氧化碳,往往減少抵消了生質燃料降低污染的效益。此外,近來甚至有研究指出,某些生質燃料反而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外的溫室效應氣體,使得生質燃料是否真的能如大家所想像中降低污染、減少對溫室效應的影響,漸漸被質疑而提出檢討。

       另一項具再生性的特點,本身並沒有問題。不管是傳統的木柴、牛糞,或是用植物提煉出酒精、生質柴油之類的,材料都可以一再生產,不像石油總是會有耗盡的壓力。但,能夠再生,很可能也是一場災難。

       現今進入量產的生質燃料,泰半都是使用糧食作物例如玉米、小麥等來製造。這個狀況最直接造成的問題就是,人類糧食被生質燃料瓜分了。全球糧食生產以總量來說,不必然不能支撐全球人口的食用,問題本來是在分配不均,而不在不夠,但在生質燃料也開始大量使用糧食作物為生產來源後,問題如火上加油雪上加霜,不但不均,而且開始不夠。因為不夠,問題就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越滾越多。

       農民在商言商,誰能夠出更高的價格來買,理所當然地就賣給誰。然而,這會使得出不起高價的貧窮國家人民面臨缺糧狀況更嚴重的衝擊。然而,出得起錢搶購的國家人民也一樣要付出高昂代價。年來物價不斷上揚,糧食作物被大量轉往製造生質燃料,造成糧食原物料短缺而導致食物價格飛漲正是一大原因。

       又因為價格高漲,農民當然要擴大種植面積,而要擴大種植面積,勢必就是要與大自然爭地,不管是砍樹伐林或是填湖造陸,對生態環境都會造成重大破壞,這筆帳怎麼算都划不來。

       既然要努力增產,農民捨棄生產效率較低的有機種植,改用大量的化學肥料與殺蟲除草劑,企圖讓單位生產量提升到最高,實在也很難責怪他們。但這一來,不但破壞地力蓄養且污染大地外,一旦這部份的糧食是被拿來吃的,那麼等於冒著犧牲人類健康的風險來成就生質燃料,恐怕是得不償失。若再包括生產化學肥料、殺蟲劑除草劑所耗用的資源與造成的污染,那付出的代價就更大了。

       看起來好像生質燃料像是一場美夢、一個騙局,但其實也不是這樣,只是人們一開始對他投注了太多期待而已。因為期待太高,所以未如所願時失望就更大。生質燃料還是有存在的價值,只是要做很多改變才行。

       例如,我們可以仔細分析各種生質燃料產生的氣體對生態的影響,研究如何提高品質產量,讓生產生質燃料是真的有助於減低污染與提高能源效能,而不是效益很小甚至於比石化燃料還差。

       同時,我們也可以使用糧食作物以外的原料來生產。像稻草、麥梗、稻糠、廢木材、糞便、廢水和廚餘等等,以避免因為爭奪糧食作物而引發其他更多的問題。

       當然,生質燃料只是替換石化燃料的來源之一,本來就不可能完全取而代之,因此還是要更積極地開源節流-找尋新的能源來源、改進舊的能源效能,以及減少能源消耗量。至於開源節流的部份,我想資料並不難找,這邊就不贅述了。

       台灣目前在這塊生質燃料領域上似乎沒什麼像樣的成績,我所知道的只有日前經濟部推行酒精汽油這項比較努力。我並不質疑政府對環保的用心,但我認為生質燃料在台灣可發展的條件不佳,既沒辦法大量取得原料自己生產,由國外運入也不見得有效益(運輸過程還是要耗用許多能源與產生污染),還不如多發展ㄧ些台灣較具發展條件的能源,對環保才會比較好,也不會花一堆冤枉錢卻又得不到效果。

       最重要的,還是大家要節約能源,要不然再多替代能源也沒用!


本文新聞與參考資料:維基百科-生質燃料我們該暫停生質能源兩種生質燃料 溫室效應更糟生產過程製造出更多CO2 生質能源 不環保不經濟北市29日起試供E3酒精汽油 每公升省1元瑞典的2020大夢 打造世界第一個無油國
圖片取自石油情報出版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撒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