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議題其實範圍太廣,真的要說清楚講明白大概可以寫成博士論文了。只是以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太過艱澀,我只以生活在這個島上的一介平民這個角度來看,寫下我的一些想法。這些想法不代表任何一個政黨的意見,但很希望若有任何一個政黨的人(指的是在該政黨有職位或有影響力的人)看到後,可以好好思索一下我的觀點,進而改變對建設抱持著的傳統態度。
       從清朝開始,歷經日據時代、國民政府來台到現在取消戒嚴真正開始實行民主,台灣的建設大致上是為了滿足這四大類的需要:鞏固統治、殖民榨取、經濟成長、民生需求。其中殖民榨取的部份現在是沒有了,而為了鞏固統治所做的建設則往往與經濟成長或民生需求的建設混在一起,常常搞不清楚到底做了這個建設是為了讓執政黨得以繼續統治(註),還是真的對經濟成長有幫助或是民生所需。

       扣除民間蓋房子這類的建設外,通常政府喜歡藉由大規模的工程建設來向民眾證實他們是真的有在做事。當然有很多建設是真的為了因應經濟成長及民生方面的需求而興建,只不過台灣大肆建設到現在,是否還需要繼續這樣建設下去?或者該問,台灣到底需要怎樣的建設?

       台灣昔日的經濟成長是靠著犧牲生態環境來成就的,這部份有太多的例子可以佐證,這邊就不贅述。奇怪的是,為什麼到現在上至廟堂下至百姓都知道要保護生態環境,但偏偏就只會耍嘴皮子而已,當真要認真實行時,可是不過因為但是的藉口理由就一大堆,好像這些都是別人該做的,自己沒辦法配合是萬般的不得已,十二萬分的無奈啊。

       工程建設絕對是生態環境的一大殺手。以我所學的土木工程來看,只要是工程建設就不可避免的一定會破壞生態環境,只不過是破壞多或少的問題而已。

       例如吵得沸沸揚揚的蘇花高興建一案,如果真的要建,那不管怎麼建都一樣,生態環境就一定會被破壞,並不會因為用的是某某工法或是路線所選不同就有所改變。那麼,為什麼非建不可?

       這個問題牽扯真的很廣,可說是近年來台灣重大建設中最具爭議性的案例之一,以這個例子來解釋,應該很具代表性。

       支持蓋蘇花高的理由,不外乎就是讓花蓮地區對外出入能夠更方便,以及可以促進花蓮地區的經濟發展-當然,也包括觀光產業。也就是說,只要蘇花高一蓋,就等於打通任督二脈,各地的觀光客帶著金銀財寶而來,每天一開店就有賺不完的錢,每個花蓮人口袋都可以賺得飽飽的。

       真的是這樣嗎?

       先說說產業發展好了。花蓮能夠發展什麼產業?工業,或是高科技產業?

       老實說,花蓮根本沒有發展工業或高科技產業的條件。要原料沒原料,要人才沒人才,要市場沒市場,要技術沒技術,哪間廠商願意花錢到花蓮來投資?放著西部許多空置的工業區不去開發,為什麼要到花蓮來自找麻煩,是嫌錢太多沒地方花嗎?

       真的要做,應該只有一種工業做得起來,那就是水泥業。但花蓮人願意看到自己的家園被水泥廠挖得坑坑洞洞滿目瘡痍,翠綠的山壁上滿是土黃的疤嗎?

       基本民生需求類的產業就不提了。適合花蓮的產業我認為只有三種,觀光業、農業、簡單的玉石(礦石)加工業。後兩者的發達程度與觀光業的興盛有著正向相關,而觀光業的興盛則完全依靠著花蓮的好山好水好人物,而非靠著交通易達性而來。

       交通易達性太高,遊客容易到達也會快速離開。即使到達的遊客數量較多,但逗留的時間變短,花費也就隨之減少,總收益不見得真的會如同想像中那樣提高,興建蘇花高的效益很可能遠不如預期那麼高。

       前文提到,花蓮觀光業的興盛依靠的是好山好水好人物。如果真的興建蘇花高帶來了觀光人潮,污染增加破壞環境後,之後再來的人會漸漸發現景色比以前差,比起西部已經沒有太多特色。於是遊客滿意度慢慢降低,最後會認為反正與西部風景差不了多少又何必專程到花蓮來,以後乾脆就不再來了。(宜蘭已經漸漸有這個狀況發生,可以做為前例。)

       這樣的話,蘇花高豈不是白蓋了?那又何必蓋呢?蓋了不但沒得到好處,反而還賠上了花蓮的好山好水,何苦來哉?

       有人認為花蓮人也該有通暢的高速公路,這樣才「公平」,才不是次等公民。當然,如果拿出「公平」兩個字,對大部分的人來說一定都很有說服力。但很可惜的是,有些時候公平不是這樣用的,在這個例子裡更沒有什麼公平可言。

       就像每個人都有高矮胖瘦、俊美醜陋的不同一樣,上天本來就是不公平的。東部地區既然被崇山峻嶺包圍住,那就註定了跟西部地區大不相同。其實並沒必要人家有的我就要有,有很多東西在別的地方做得來但在花蓮是做不來的。花蓮該做的是找到自己的利基在哪裡並好好發揮,並不是去模仿別地的成功方法。

       當然,花蓮人也有行的權利,但是不是一定要藉由興建高速公路來實現就大有商榷的餘地。現行的東線鐵路與飛航容量已經飽和了嗎?當然不。那為什麼不尋求這兩個方面的改善,卻要花這麼大一筆錢去蓋一條高速公路?為什麼不增加火車的班次、增加飛航的班次,改善鐵路運輸的效率與時間及提高飛航的使用率?就算是由政府出錢補貼鐵路局或航空公司,或是直接補助花蓮實際居民的交通費,無論如何也比蓋一條高速公路省錢得多且又不破壞環境。既然有更便宜更快速又可以保護生態環境的替代方案,我實在不懂為什麼要大興土木去做這種花了錢又只有壞處沒好處的工程。

       當然,還是有少部份人得到好處:少數勞工有工作,營建公司有錢賺,政府官員有政績。當然,說不定有官員與廠商會上下其手,多少撈點油水。雖然整個案子還只是紙上談兵階段,但以我曾在政府機關工作近半年的所見所聞,這麼大的案子要是其中沒人搞鬼牟利,那才真的是見鬼了。

       既然這種會大規模破壞生態環境的工程不好,那麼台灣需要怎樣的建設?

註:昔日的建設有許多是為了防止人民反抗統治而做,現在則往往是執政黨為了兌現選舉時開出的政見而做,以利爭取日後選民的繼續支持。

本文圖片取自台灣觀光資訊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撒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