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參考這則新聞。
莎士比亞是經典沒錯,這種已經通過時間考驗的東西,的確可以稱為經典,就像中國小說裡的紅樓夢、三國演義一樣,誰都不能否認他們的經典地位。
可是問題來了。這位教授認為現在大學教師都教像哈利波特這種當代受歡迎的讀物,使得像莎士比亞這種傳統經典失去了被介紹了解的機會。這位教授的想法我感同身受,但卻不以為然。為什麼呢?待我說來。
其一,什麼是經典?經典該由誰來定義?學者嗎?還是隨著時間,透過大家不斷重複閱讀、研究,以及其他作家作品被影響的程度等等,自然而然地被公認為經典?
就我來說,這一定是由後者定義出來的。比方說紅樓夢,就是因為它經過時間的考驗,後人不但沒有淡忘,還不斷研究它的意涵,以致於被喻為中國小說史上最偉大重要的著作。它需要由某些特定人士來定義嗎?當然不用,因為所有讀者都定義它的地位了。
通過時間的考驗這點是十分重要的。莎士比亞在當年不過就跟哈利波特一樣,只是很受民眾歡迎的作品而已,古典樂也只是當年歐洲世界裡的流行樂罷了。然而通過時間的考驗後流傳到現代,他們都成了經典或一種時代的特殊象徵了。這是成為經典的必要之徑,誰也不能不經時間的考驗就成為經典。
所以哈利波特能不能算經典?這部書發行不過十年左右,就時間來說還不夠久,還不夠證實是否能通過時間的考驗。可是,一部書往往在發行時就可以判斷是否有潛力成為經典,特別是像這種通俗文學,讀者的反應就是最好的辨別資訊。它是部奇幻文學,於是有些人就輕視它,覺得無法反應真實世界的事物,但當然不是這樣。很多時候越是脫離現實世界的小說,譏諷現實生活的種種荒謬時反而可以更淋漓盡致無所禁忌,比方西遊記就有不少研究指出是在譏諷當時的時事,而封神演義更是擺明以小說的形式記錄著現實世界裡佛道兩門搶奪信徒的種種手法。奇幻小說真的不能反應真實世界的人事物嗎?當然可以!
此外,由於主角於開始時是幼童,又是架構在虛幻的魔法世界裡,許多人就以為這是部童書-至少不是什麼艱深難懂如《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這種小說。可是這當然又是種想當然爾的誤解。這部書厲害處在於,它用一種不太涉(現實)世的姿態,來敘說作者心中一些對人類生存該有的一些基本要件,如愛、信任、背叛、勇氣、智慧甚至死亡,諸如此類的東西。這些形而上的東西,要讓國小、國中學生完全能懂,限於生活經驗的不足,他們即使看得懂劇情,但對於這些形而上的事物恐怕無法理解、思考太多。也就是說,這部書的設定讀者根本不是學齡兒童,而是成年人,或是至少大學學生年紀的年輕人。可是如果中小學生要看當然也可以,這部書仍舊具備了熱鬧且引人入勝的情節,就算不去思考其中的人生哲學,一樣可以看得很高興。
「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這不就是通俗文學經典著作該有的要件?
所以我認為哈利波特具備了當經典的條件,它只剩通過時間的考驗這點尚未完成罷了。所以現在的大學老師教這部準經典,有什麼不對?為什麼不行?
其二,為什麼非得教經典才行?
我一點都不覺得非得教經典才行。當然這不是否定經典的地位,可是在眾人皆知的經典外,我相信也會有許多遺珠是值得介紹給學生知道的,所以老師當然可以自行選擇教材,就算不是經典又有何不可。更何況都是經典了,坊間各種版本及研究導讀書籍資料還怕找不到嗎?有興趣大可自己找來看,有問題可以找老師討論就好,為什麼非得上課才行?而且那些遺珠之作沒有經典巨著那麼受注意,想找導讀研究資料還不見得找得到,這種書籍透過上課來研究了解不是更需要的嗎?
其三,學問的買與賣不該是常態?
老實說啦,我一直覺得傳統社會裡老師的社會地位始終很高,高到很多人-甚至老師自己也都這麼認定,而不去思考其中的不對勁。特別在儒家學說裡面,對老師與學生間的權力、地位有著很嚴格的規定,這使得一定要尊敬老師的想法根深蒂固,而同時也認為老師當然會有教無類、一視同仁,會為了教育下一代而犧牲奉獻。
但當然不是這樣啊!是的話,哪來這麼多問題?
絕大多數的老師當然不是有教無類,更不可能一視同仁,願意為教育犧牲奉獻的老師自有史以來是數得出幾個?既然老師自己都沒達到儒家自己要求的標準,那麼人們為什麼必須尊敬老師不可?大家心知肚明,許多老師根本不值得尊敬啊!說到底老師也只是種職業,有的人可以把這個職業做得很好,但似乎有更多人頂多只是堪任甚至不適任,我們只要把老師回歸到一個職業來看待就夠了,不需要把老師跟別的職業分開來看,而給予過分尊崇的優待。
回過來講學問的買與賣。就儒家的標準來說,學問當然不是買賣行為,這是老師與學生間的文化、知識傳遞,具有崇高無上的地位,怎麼可以談買賣。但翻開歷史大家一定可以看到,學問從來都是買賣的,而不是無償的。就拿「束脩」這個詞來說好了:古人以肉脯十條紮成一束,作為拜見老師最起碼的禮物,今用以稱老師的酬金。酬金耶,這是要怎麼說服我學問不是買賣的?
所以簡單講,老師也不過就只是種販賣知識的職業,不必把老師當成高不可攀、清高無銅臭味的樣子。既然都是職業,有人覺得教學很好而去當老師,與有人喜歡服務大眾而從事服務業,這根本就是一樣的,沒有誰比較好比較高尚而需要給予更多尊敬或更高地位這種事。只要能搞清楚這個狀況,那麼老師賣給學生想要的知識學問,是根本就沒問題而且十分正常的。更重要的是,大學教育不是國小國中的基礎教育,基礎教育是要培養學生基本的生活知識與能力,所以必須不管學生求知的偏好而全部都教(學生的學習吸收程度如何是另一回事),但大學教育卻不是這樣。大學教育裡即使是研究型的大學院校,也還是有一定程度要尊重學生的意願走向(比如決定走哪條路線、寫什麼論文題目等),非研究型的大學院校就更必須時時依照學生的偏好與社會環境的變化而跟著修正其課程與授課內容,才能滿足學生自身與未來職場上的要求。
學生交給學校那麼多學費,要求學校教授學生想學習的知識,我看不出這有什麼問題,不管學生需求而只教自己想教的課程的老師,我才覺得不適任。所謂的象牙塔,這應該也算一種吧。
以上三點,讓我即使可以體會該教授的想法,但卻無法贊成。或許這就是所謂的代溝吧?自己熟悉且覺得好的,總是會想介紹給大家,但那是不是別人想要的,他並不在乎。可是如果硬是這樣做,不是被反彈不然就是沒市場,這並不是做事的好態度。這位教授,若能多用教授以外的身分立場去想,會讓你有更多不同的思考角度,想法做法可以更開闊喔!
圖片取自傳統與現代的對話Dialogue Between Past and Present
- Jan 17 Mon 2011 16:00
經典不會過時,但不是非得學校來教不可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