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以下內容可能會談及電影情節,不想預先知道電影情節者請勿繼續看下去)
透過某個朋友,得知中午有蟲師(真人版)的電影試映會,當然就殺去看了,有免錢電影可看,哪有不看的道理?不過這是要事前報名的啦,似乎本來只對媒體開放的樣子......我是部落格作者,當然也算媒體!(心虛狀)
首先要說到的是年代.漫畫原作裡,作者有提到大約是日本鎖國時期與江戶明治之間的印象為主,並沒有太特定的年代,但電影裡很突兀地冒出一句"現在也有電燈了,晚上變好亮"(類似這樣的話啦,記不太起來完整的句子),感覺上整個時代背景就亂掉了(當時即使日本出現電燈,也不可能普及到讓他跟虹郎晚上眺望可以看到很亮的夜景吧?).何況,整部電影裡面實在沒出現過什麼太近代的東西,不曉得這句話是個失誤,還是有什麼特別意義?
演員方面,江角真紀子(飾演繡,台灣漫畫譯為阿繡)前半段的演出算是比較亮眼的部份,不管是很壓抑的個性,或是剛要變成異暗時的口白,都是演出中相當好的部份,不過後半段繡又出現,那段很激烈的演出,我就覺得有點太過......也許是想要表達繡對於失去一切後想抓住僅剩的銀古的情感爆發?但,我總覺得這個部份似乎激烈了點就是.
至於飾演銀古(台灣漫畫譯成銀子)的小田切讓,感覺上就還可以而已,也許他是想要把銀古那種什麼事都只想放心底的個性演得比較明顯些,但電影故事的設定(例如主動向虹郎說他喜歡淡幽)卻又讓銀古這個部份的個性張力減弱,反而造成演出時有時冷漠有時熱情,所以沒那麼好拿捏吧?!不過就整體來說還算中上就是,至少有演出銀古在漫畫裡的那種神韻,不會讓人覺得找錯人演.
至於淡幽(蒼井優飾),說真的戲份不多,要說是女主角,還不如說是女配角比較對......這個女演員真的滿漂亮的,比起漫畫中的淡幽漂亮多了!演技方面,我覺得她演得比男主角好,至少在內心戲方面,她就演得比小田切讓內斂,她對銀古的感情,就能夠演得似愛情又似乎只是友情,把漫畫中兩人微妙的互動演得相當生動.另外就是把被封印在文字裡的蟲重新再封印回去那段,感覺上像是在跳彩帶舞,還滿美的說!
另外還有兩個重要的配角,一個叫虹郎(大森南朋飾),是個追彩虹(實則是一種像彩虹的蟲)的人,路上與銀古相遇;另一個叫阿玉(查不到誰演的orz),是照顧淡幽家的蟲師.這兩個我都覺得演得很好,看得出是老演員了,許多表情與肢體,都不會讓人有不自然的感覺,果然薑是老的辣.
電影是由銀古的小時候(小時候叫阿善)開場,同時穿插著銀古長大後成為蟲師,在某山谷的村落中為村人治療蟲病的故事,這個部份結構上用的是今古相互交錯的方式,除了讓人了解蟲是什麼外, 也交代了銀古小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才會滿頭白髮,少隻左眼,也對電影故事的後半段形成連結.當然還有一點,由於淡幽後半段才會出現,前半段當然就要讓繡出來當女主角,這樣才平衡,不然要是後半段才交代銀古小時候的事,會變成兩個女主角搶表現,男主角就被比下去啦,哈!(說真的我覺得三個女演員的表現都比男主角好,男配角也比男主角好很多!)
一開始用的是漫畫裡的"柔弱的角"跟"獨眼魚"兩篇來開場,基本上這兩篇相當忠於原著,演真火的小孩子演出也相當突出,但是這種突出我有點不太習慣,大概是小孩子還不太能拿捏分寸吧,總覺得演得有點過火......還有他的嘴唇紅得可怕......
至於獨眼魚這段,除了最後繡放掉池塘水這段是原著沒有的外,其他情節跟原著都差不多,但最後繡沒完全變成異暗,到了後半段還有出現,讓銀古終於知道了自己小時候的事,這部份就是原著沒有的,也說不上不好,只是電影版中的銀古未來勢必心裡又多一件事掛念了就是.
之後的故事就是把"雨後彩虹"跟"筆之海"混合,並且另外寫出劇本,大旨仍跟原漫畫一樣,但故事就不同了,就故事架構來說,我反而覺得這部份比較好,能不背離原著,又可將兩篇故事合一,對於電影來說會比較好發揮,畢竟不是電視單元劇,若只是一段一段故事接起來,那看動畫版就好啦,不是嗎?
後半段有提到每個蟲師身上都有蟲寄生,這點就不是原漫畫有提到的,不知道是原作者漆原友紀的意思,還是大友克洋(導演)自己想到的,但也許是為了故事的進行才加進去的(為了解釋蟲的封印為何解開),想來應該不會影響到漫畫的設定.不過也沒講清楚銀古體內的蟲是銀蠱還是異暗......雖說有借繡來說出是銀蠱寄生在銀古體內,但銀古身上冒出來的卻都是異暗(飄忽不定的黑煙),所以又產生另一個疑問,銀蠱與異暗,是不是根本就只是同一種蟲的不同形態?
另外,有關虹郎追彩虹遇到銀古,原著中其實銀古不是個話多的人,但他與虹郎結伴找彩虹這段,很明顯地大友克洋不想讓銀古這麼孤單,於是讓兩人有較多且較深的互動,讓雙方產生深刻的友誼......這點其實我不反對,但覺得這樣的故事安排會讓銀古的個性變得有些偏離,銀古一直都是個外冷內熱的人,所以怎麼會在不算長的旅程中,輕易地跟一個陌生人熱絡起來?尤其後來居然會主動跟虹郎提到他喜歡淡幽,實在很匪夷所思,也破壞了原著中他們兩個似有若無的淡淡情愫那種美感.說真的,我本來很期待看到電影版是怎麼處理他們這種雙方都不見得有自覺的情感,結果就毀在這句話上......實在令我扼腕.我想,也許是大友克洋怕觀眾看不懂,所以才要揭開這段感情,也可能是大友克洋本來就不擅處理細膩的感情戲,所以不覺得含蓄而需要細細體會的情感比較令人回味無窮?可惜原漫畫裡常出現這類細膩而較隱晦的感情描述沒辦法在電影版裡發揮得很好,這部份宮崎駿就比較拿手,如果能讓李安來處理一定會處理得更漂亮!不過好像不太可能就是......
還有要提到的,虹蛇(就是像彩虹的那種蟲)應該會更漂亮才是,這個特效做得還不夠好,可能是色調弄太暗了,要是更亮些,應該會更讓人屏息才對!
電影最後那段,其實我有點看不懂是什麼意思,繡接觸到銀古的身體,發出如銀蠱出現般的閃亮光芒,但又為何沒變成異暗?最後銀古幫她在身邊聚集蟲,用意又是什麼?整個故事就這樣結束,感覺上像還有續集一樣......也不是說有續集不好,但這樣不就變連續劇了,用電影來播連續劇,也太怪了吧,哈!
總體來說,電影版縱然有些小瑕疵,演員也不是都滿分, 但至少該演出來的都有演出來,故事也不會太沈悶無趣,情節也能依照電影特性做變化,而不會流於單元劇串接版,對於早看過漫畫/動畫版的人來說有新鮮感,對於沒看過的人來說也可以比較快進入蟲師的獨特世界裡,算是不錯的電影了!
透過某個朋友,得知中午有蟲師(真人版)的電影試映會,當然就殺去看了,有免錢電影可看,哪有不看的道理?不過這是要事前報名的啦,似乎本來只對媒體開放的樣子......我是部落格作者,當然也算媒體!(心虛狀)
首先要說到的是年代.漫畫原作裡,作者有提到大約是日本鎖國時期與江戶明治之間的印象為主,並沒有太特定的年代,但電影裡很突兀地冒出一句"現在也有電燈了,晚上變好亮"(類似這樣的話啦,記不太起來完整的句子),感覺上整個時代背景就亂掉了(當時即使日本出現電燈,也不可能普及到讓他跟虹郎晚上眺望可以看到很亮的夜景吧?).何況,整部電影裡面實在沒出現過什麼太近代的東西,不曉得這句話是個失誤,還是有什麼特別意義?
演員方面,江角真紀子(飾演繡,台灣漫畫譯為阿繡)前半段的演出算是比較亮眼的部份,不管是很壓抑的個性,或是剛要變成異暗時的口白,都是演出中相當好的部份,不過後半段繡又出現,那段很激烈的演出,我就覺得有點太過......也許是想要表達繡對於失去一切後想抓住僅剩的銀古的情感爆發?但,我總覺得這個部份似乎激烈了點就是.
至於飾演銀古(台灣漫畫譯成銀子)的小田切讓,感覺上就還可以而已,也許他是想要把銀古那種什麼事都只想放心底的個性演得比較明顯些,但電影故事的設定(例如主動向虹郎說他喜歡淡幽)卻又讓銀古這個部份的個性張力減弱,反而造成演出時有時冷漠有時熱情,所以沒那麼好拿捏吧?!不過就整體來說還算中上就是,至少有演出銀古在漫畫裡的那種神韻,不會讓人覺得找錯人演.
至於淡幽(蒼井優飾),說真的戲份不多,要說是女主角,還不如說是女配角比較對......這個女演員真的滿漂亮的,比起漫畫中的淡幽漂亮多了!演技方面,我覺得她演得比男主角好,至少在內心戲方面,她就演得比小田切讓內斂,她對銀古的感情,就能夠演得似愛情又似乎只是友情,把漫畫中兩人微妙的互動演得相當生動.另外就是把被封印在文字裡的蟲重新再封印回去那段,感覺上像是在跳彩帶舞,還滿美的說!
另外還有兩個重要的配角,一個叫虹郎(大森南朋飾),是個追彩虹(實則是一種像彩虹的蟲)的人,路上與銀古相遇;另一個叫阿玉(查不到誰演的orz),是照顧淡幽家的蟲師.這兩個我都覺得演得很好,看得出是老演員了,許多表情與肢體,都不會讓人有不自然的感覺,果然薑是老的辣.
電影是由銀古的小時候(小時候叫阿善)開場,同時穿插著銀古長大後成為蟲師,在某山谷的村落中為村人治療蟲病的故事,這個部份結構上用的是今古相互交錯的方式,除了讓人了解蟲是什麼外, 也交代了銀古小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才會滿頭白髮,少隻左眼,也對電影故事的後半段形成連結.當然還有一點,由於淡幽後半段才會出現,前半段當然就要讓繡出來當女主角,這樣才平衡,不然要是後半段才交代銀古小時候的事,會變成兩個女主角搶表現,男主角就被比下去啦,哈!(說真的我覺得三個女演員的表現都比男主角好,男配角也比男主角好很多!)
一開始用的是漫畫裡的"柔弱的角"跟"獨眼魚"兩篇來開場,基本上這兩篇相當忠於原著,演真火的小孩子演出也相當突出,但是這種突出我有點不太習慣,大概是小孩子還不太能拿捏分寸吧,總覺得演得有點過火......還有他的嘴唇紅得可怕......
至於獨眼魚這段,除了最後繡放掉池塘水這段是原著沒有的外,其他情節跟原著都差不多,但最後繡沒完全變成異暗,到了後半段還有出現,讓銀古終於知道了自己小時候的事,這部份就是原著沒有的,也說不上不好,只是電影版中的銀古未來勢必心裡又多一件事掛念了就是.
之後的故事就是把"雨後彩虹"跟"筆之海"混合,並且另外寫出劇本,大旨仍跟原漫畫一樣,但故事就不同了,就故事架構來說,我反而覺得這部份比較好,能不背離原著,又可將兩篇故事合一,對於電影來說會比較好發揮,畢竟不是電視單元劇,若只是一段一段故事接起來,那看動畫版就好啦,不是嗎?
後半段有提到每個蟲師身上都有蟲寄生,這點就不是原漫畫有提到的,不知道是原作者漆原友紀的意思,還是大友克洋(導演)自己想到的,但也許是為了故事的進行才加進去的(為了解釋蟲的封印為何解開),想來應該不會影響到漫畫的設定.不過也沒講清楚銀古體內的蟲是銀蠱還是異暗......雖說有借繡來說出是銀蠱寄生在銀古體內,但銀古身上冒出來的卻都是異暗(飄忽不定的黑煙),所以又產生另一個疑問,銀蠱與異暗,是不是根本就只是同一種蟲的不同形態?
另外,有關虹郎追彩虹遇到銀古,原著中其實銀古不是個話多的人,但他與虹郎結伴找彩虹這段,很明顯地大友克洋不想讓銀古這麼孤單,於是讓兩人有較多且較深的互動,讓雙方產生深刻的友誼......這點其實我不反對,但覺得這樣的故事安排會讓銀古的個性變得有些偏離,銀古一直都是個外冷內熱的人,所以怎麼會在不算長的旅程中,輕易地跟一個陌生人熱絡起來?尤其後來居然會主動跟虹郎提到他喜歡淡幽,實在很匪夷所思,也破壞了原著中他們兩個似有若無的淡淡情愫那種美感.說真的,我本來很期待看到電影版是怎麼處理他們這種雙方都不見得有自覺的情感,結果就毀在這句話上......實在令我扼腕.我想,也許是大友克洋怕觀眾看不懂,所以才要揭開這段感情,也可能是大友克洋本來就不擅處理細膩的感情戲,所以不覺得含蓄而需要細細體會的情感比較令人回味無窮?可惜原漫畫裡常出現這類細膩而較隱晦的感情描述沒辦法在電影版裡發揮得很好,這部份宮崎駿就比較拿手,如果能讓李安來處理一定會處理得更漂亮!不過好像不太可能就是......
還有要提到的,虹蛇(就是像彩虹的那種蟲)應該會更漂亮才是,這個特效做得還不夠好,可能是色調弄太暗了,要是更亮些,應該會更讓人屏息才對!
電影最後那段,其實我有點看不懂是什麼意思,繡接觸到銀古的身體,發出如銀蠱出現般的閃亮光芒,但又為何沒變成異暗?最後銀古幫她在身邊聚集蟲,用意又是什麼?整個故事就這樣結束,感覺上像還有續集一樣......也不是說有續集不好,但這樣不就變連續劇了,用電影來播連續劇,也太怪了吧,哈!
總體來說,電影版縱然有些小瑕疵,演員也不是都滿分, 但至少該演出來的都有演出來,故事也不會太沈悶無趣,情節也能依照電影特性做變化,而不會流於單元劇串接版,對於早看過漫畫/動畫版的人來說有新鮮感,對於沒看過的人來說也可以比較快進入蟲師的獨特世界裡,算是不錯的電影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